当前位置:首页 > 积极心态 > 正文内容

自卑怎么办?

内酷禅心2年前 (2021-09-09)积极心态1241

6.jpg

如果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如果你想更自信一些,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所启发。假如要在一个人身上选一个改变未来的优点,且只能选一个,那我一定会选自信。但我们首先要清楚,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需要不断积累,而并非天生就很坚定的。自卑心,有时真的感觉是刻进骨子里的东西。

一个人为什么始终无法走出自卑心理?接下来要说的可能很扎心,这个方法适合像我这种对自己有要求,但又怕出错,怕丢人现眼的自卑类型,这种自卑源自自己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还没有做,就不断的想,万一出错了,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你的内心戏太丰富,从而豁不出去。你要知道,你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不必太把自己当回事,比如你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可即便你上台出了丑,他们也很快就淡忘了,你根本就没有被他们一直关注或者讨论的价值。我们再深入一点点,实际上,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土灰,死都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还怕出点不是那么要紧的小错吗。

人的一生不怕犯错,怕的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最后暮年回首才发现自己年轻时太窝囊。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可以说,人是在不断出错中成长起来的,你这不敢,那不敢,你一定会越来越不敢,你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你自我否定的标签。会被自己不断强化,等你老了,你或许只想给年轻的自己一巴掌。人老了就会想到死亡,在这个问题面前,你会发现其他事情都是小事情,你是否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吗?

再说,积累自信心的方式是多学,多做,多练,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做哪些事情的时候会更自信,一些简单容易的事情,当然是会让我们更自信。但简单容易是因为熟练,也只有熟练了才会简单,比如,每个人刚学开车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些紧张,刚上路时更紧张,我当时上路一个多月了,还很紧张,底层心里依然是不够自信,可时间久了成为老司机了,上路是不是就不紧张了?为什么,因为熟练。虽然期间可能总是被人按喇叭,甚至发生刮蹭,但没几个人会选择从此不开车,直到终于把车开得游刃有余。

再比如,你和一帮不是特别熟的朋友出去唱K,轮到自己也许会有些紧张,我就是这样,怕唱不好,或者说怕不够好,可唱多了,你会发现人家压根就没再听你唱,他们玩他们的,你别太把自己当主角啦,你尽情唱你的,他们玩他们的,你保持平常心,反而唱的更尽兴,唱的更好,为什么?这是对环境的熟悉和判断。如果有掌声你说声谢谢,没掌声也不会认为是对你的否定。

再比如,一位客服在面对顾客刁难时,为什么会怕自己应付不了?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够熟练,如果你摸着良心都很肯定你家的产品和服务很好,而且很熟练。你在顾客面前一定会更有底气,也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其他事情也同此理,这是自信的来源,自信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

总之,一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保持平常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二是多学,多做多练,熟悉了就不那么自卑了,你要迈出步子去行动,借助眼前的小事去积累自信心。最后请记住,不要追求结果的一步到位,不要想着听了一些视频,看了一些书,就马上能自信,而要关注点滴成长的过程,比如这个月和上个月的自己,今年和去年的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哪怕一点点,你也就走在了一条越来越自信的路上了,自信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方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neikuw.com/?id=455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保持大脑活跃的8个方法

人的大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衰老,而保持大脑始终活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美国知名神经科医生古普塔博士揭示了八个随着年龄增长而保护大脑的简单方法。方法一。不运动当成一种病,为了让自己尽可能的活动起来,古...

如果你被困在情执里

不深情不入娑婆众生,皆是情欲的结晶习性里带有情欲的种子,为情所困是天性使然,但如若情,让你痛苦就是灵魂在试图叫醒你,你该醒来了,醒来是知道一男一女之间的所谓爱情是一场幻境是业力的纠缠是无偿的爱情,亲情...

修行的第一步

修行的基本功,是觉察你的起心动念,看到你的头脑,又再给你制造问题,制造麻烦了,看到但不评判,不跟随,你要练习觉察力,让自己拥有安静的能力,如果你总是在跟随你的头脑不停思考,胡思乱想,你会被头脑困住,饱...

自我肯定能量语

我是健康的,我是富足的,我是圆满的。我是有力量的,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会爱人的,我允许别人的不理解,允许自己也会有负面情绪,允许自己是不完美的,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感到疲惫,允许自己想要逃避,允许自...

利他,就是在利己。

有人问我如何才能积累福报,答案是布施,做利他之事。可以布施一切你所拥有的,但在布施的时候,要怀着“无所得”的心,你要记得,布施也是你修行的一部分,但修行不是为了要获得什么才去修,不是为了福报,不是为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