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尔公式: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威利·卡瑞尔曾经是美国水牛钢铁公司的工程师。一次,他受命去安装瓦斯清洁机,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机器虽然投入使用了,却磕磕碰碰地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卡瑞尔内心饱受折磨——为什么自己没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呢?如果以后该机器隔三岔五出现故障该怎么办?别人会不会以为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甚至把工作当儿戏?这件事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声誉?现在到底该怎样弥补,把机器完全拆除合适吗……诸如此类的想法潮水般涌上了卡瑞尔的心头,搅扰得他寝食难安。
于是,卡瑞尔开始认真思考,到底该如何消除内心的焦虑。随即,他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状况,假设了三种可能出现的状况:第一,事情的最坏结果是机器迅速报废,老板只好把机器整件拆除后重装,最终的损失为2000美元,追究责任后老板把自己开除;第二,我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被辞退,但是我可以重新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老板即使损失了2000美元,但是也获得了一次宝贵的教训,进而改进安装方法,这笔开支可以充做研究费用;第三,我可以想办法改善目前的状况,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卡瑞尔在解除了思想包袱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新安装方法的研究中。几经实验后,他发现,如果再多增加5000美元投入,将会使机器的运行臻于完美。也就是说,卡瑞尔的这次失误经由他的改进非但没成为隐患,还在技术上实现了对薄弱环节的优化——可能的失误变成了意料之外的进一步提升——这就是卡瑞尔公式的由来。
这一公式的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思考最坏的结果,这是消解焦虑的基础,你只有对现实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可靠的认知,才能对局势做出合理的评定。如果你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处境,很可能你今天勉强在复杂难解的局势前保持了平静,明天你的处境却更加糟糕了,这样你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处境或心理没有根本性的扭转,那么你很难持续稳定地靠自我安慰来获取平静——你的心理耐受度将越来越低,直到彻底地崩溃。
第二步,判断出最坏的结果后,使自己接受这一结果。这一行为的背后逻辑是:如果你连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那么还有什么能打击到你呢?一般而言,现实生活中最坏状况的发生概率毕竟是很小的,这样你就可能觉得自己赚到了——事情再怎么糟糕,也要比预想的最坏结果好那么一点嘛!你连最坏结果都考虑过了,还有什么不能淡然处之?
最后,是平静地改善目前的状况。基于前两步,你已经可以保证心态的平稳了,接下来便是从行动上冷静而高效地加以实施了。
卡瑞尔公式不是用来计算实质问题的,它更主要的是通过合情合理的推导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焦虑,以及如何应对难解的困局。
卡瑞尔公式所提出的思路有时候已经存在于我们不自觉的思考中,而深入了解这一思路的逻辑,并将其融入认知中熟练应用,将会使我们在面对恶劣情景时迅速调整心态,同时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积极应对。
在面对困局时迅速调整状态,并以乐观的态度积极行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有人对此提出了“逆商”的概念,而卡瑞尔公式无疑是增强人的“逆商”的有力工具。
生活中许多人会不自觉地使用卡瑞尔公式进行思考。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就是抗击绝症的病人。有些病人会觉得自己可能很早就该“走”了——这就是假设最坏结果;他们会调侃自己“活一天赚一天”——这可以说是接受最坏结果;许多保持这种思维方式的病人们往往心态良好,因为他们在内心已经梳理清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已经能保持平稳心态了,于是他们会更积极地面对一切困难,配合医生,注重保健,培养爱好,笑对人生——这就是从心灵深处保持乐观。
许多病人就是靠着这样的思想调节和积极行动,在抗击绝症的艰难过程中获得了胜利,同时成功地战胜了病魔。
还有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可以生动地展示卡瑞尔公式的日常运用。比如,很多人会经常疑心自己忘了锁门,有时候在上班路上就开始心神不定,甚至恨不得拐回家再确认一遍是否已经锁好了门。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可以假设最坏的情况——那就是门没锁,恰好小偷进去洗劫一空;其次,接受最坏结果——假如真的遭遇了小偷,可能现在赶回家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安心上班;最后,改善状况,那就是以后出门前对潜在的危险做全面检查,或是改善自己的记忆力,或是安装远程智能监控。
卡瑞尔公式实际上实现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鼓励我们坦然接受已经发生的最差情况;二是鼓励我们在接受最差情况的前提下积极改变。
“破罐子破摔”是生活的大忌,它只能导致人在失败的旋涡中越陷越深,而卡瑞尔的两方面效果实际上都指点我们避免消极顺应的心理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