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内容

德西效应:过度的奖励往往适得其反

内酷网2年前 (2021-12-02)读书笔记2348

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邀请了一些大学生们进行测验,测验的主题是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测试题。  

这个实验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所有的测试者都无奖励;在第二阶段,将测试者分为两组,A组的测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测试者的待遇和第一阶段一样——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测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是否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A组的测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B组的测试者有更多人愿意花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B组测试者的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这个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精神与物质奖励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表明,让人进行一项产生愉悦感的活动时,如果额外提供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个实验结论可能和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同。有人说,我喜欢一件事的同时又能得到一定的报酬,不是鱼和熊掌二者兼得的美事吗?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已经产生了足够多的愉悦刺激的情况下,过度的奖励往往带来的是负面结果。  

这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家庭教育可谓至关重要。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对孩子的许诺——比如“这次考试进入前三名,就给你买那台你一直想要的手机”等,以此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奖励机制从长远来说是无效的。  

孩子通过考试得了高分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手机,对学习的兴趣却并不是发自于内心,一次次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丧失对于知识学习最本真的愉悦感,超过了愉悦心理的最大满足阈值,孩子就会出人意料地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家长们更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刺激孩子们在自我学习中的愉悦感,然后辅之以适度的奖励,来保持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和旺盛的好奇心。  

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德西效应的定理。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代表我的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固定收入,只能每人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叫道:“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为了讨好你有多辛苦!”随后,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来这儿玩了!于是,老人的门前也终于变得清静了。  

故事中的老人就是逆向运用了德西效应。有了金钱的刺激,打闹喧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和得到物质奖励画上了等号,刺激他们愉悦感产生的不再是自我的行为,而变成了金钱奖励。当这种金钱刺激消失,他们自然就减少了这类行为。所以,保持对于一项事物长久的动力绝不是单单物质奖励就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所有的举动本质上都应该是一种愉悦感产生的反应。  

在追星文化中,德西效应的体现更加明显。有的粉丝是真的出于自身的喜欢,为自己偶像贡献流量数据或修图,或是购买由他们代言推广的产品。这类号称“用爱发电”的粉丝的稳定程度相对较高,因为这类粉丝的热情源于自身的喜欢,而这种自身的愉悦感反应在了他们的粉丝行动中。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类粉丝,他们是专挑选当下的流量热点明星去“喜欢”。而后从拍图卖影集等行为中谋取一定的利益,当这个明星的热度不再,无法再为他们提供稳定的金钱收入时,他们往往就“变心”喜欢其他明星了。这类粉丝流动性大,并不能给所谓的偶像流量带来实际上的促进作用。因为他们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外在物质的刺激。当这个外在刺激不再有了,他们继续支持曾经的偶像的兴趣也就减退了。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持之以恒,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当这件事情能够给你带来内心真正的满足感的时候,你才会更有动力和毅力去做重复性的工作,或是在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理论探索中找到更大的快乐——这是单纯的物质奖励无法做到的。  

奖励是一种方式,但是过度的奖励却会影响你做整个事情的动机,从而带来失败。如何在二者之间平衡这个度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neikuw.com/?id=539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墨菲定律:越怕出问题,问题就越可能发生

我们在排队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旁边的队伍越排越短,自己在的队伍却总是纹丝不动。可是,当我们换到另一队的时候,原来速度快的队伍就变慢了,原先排的那个队伍却开始迅速变短。  还...

帕金森定律:庸人占据高位时,组织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帕金森定律”来源于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教授的一项长期调查研究。他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说明了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忙碌碌的人20...

框架效应:表达方式不同,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有一位癌症患者到医院咨询手术相关事宜,主治医生告诉他“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这位患者十分害怕,也不敢做手术了。后来,他又到另一家医院去咨询,医生告诉他“手术之后一个月内的存活概率高达90%...

安慰剂效应:信任和安心,和真正的治疗一样重要

有一段时间,一个健康类科普话题——“红糖水并不能缓解痛经,它只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喝温热的白开水同样有效”——在网络上引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对这一说法感到十分吃惊,也有许多女性表示喝红糖水确...

路西法效应:极端环境之下,好人也会变成恶魔

1971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津巴多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12个人扮演警察,另外12个扮演囚犯。实验时每...

刺猬法则:人人都需要一个适当的心理空间

有一个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中的生活习性,特地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在冷风的吹袭下,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提高体温,它们试图紧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但是,刺猬们靠...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