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内容

变化盲视效应:生活时刻都在变化,却总有人视而不见

内酷网3年前 (2021-12-02)读书笔记2678

英国魔术师德伦·布朗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为观众展现了叫人目瞪口呆的一幕:演员A在路上随便找一位路人问路。这时,两个搬运木门的人从二人中间插过,演员A在这个过程中换成了演员B。随即,演员B继续问路,但路人居然没有发现——原先的问路者被调包了!  

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对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结论:人们只对自己特别关注的东西感兴趣,而对不太重视的环境、背景的改变完全意识不到。  

西蒙斯将之命名为“变化盲视效应”,意思是当我们全神贯注于一样东西的时候,对其他事物就会像盲人一样浑然不觉。  

此外,他还用一个名为“看不见大猩猩”的神奇实验为我们验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参与实验者被要求观看一段视频,并数出里面穿白色球衣的人共传了多少次球,由于视频里穿白色球衣的不止一个,所以数起来还挺不容易的。然而,这个视频的目的却并不是真的让参与实验者数传球次数,而是问他们是不是看到了视频里面一个捶胸顿足的大猩猩。  

你可能会觉得,这太简单了,谁还能看不到一个如此引人注目的大猩猩?但最后的实验结果却表明,至少有50%的参与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极为显眼的大猩猩!  

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搞笑的影视剧穿帮截图,比如《权力的游戏》最终季中出现在龙女王丹妮莉丝面前的星巴克咖啡杯。还有,在好莱坞经典电影《埃及艳后》的一幕中,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艳后穿着一双现代高跟鞋。这类穿帮镜头数不胜数,甚至成了影迷所津津乐道的趣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影视剧的时候居然从来没注意过这么明显的穿帮镜头?  

其实,这就是“变化盲视效应”的最好验证,当我们看电影或追剧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了曲折动人的剧情上了,这些剧中一闪而过的穿帮镜头自然就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注意到自己是非常难的。“变化盲视效应”告诉我们,只有你是最特殊、最吸引眼球的那一个,才会被人注意到。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如此多的“网红”在种种网络媒体中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是标新立异的表演来吸引眼球。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这些人每时每刻都在盯着智能手机看,在坐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甚至走路的时候都不肯让自己的双眼离开手机屏幕,简直把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手机里的网络虚拟世界捆绑到了一起。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有着非常高的危险性。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副精力集中到手机上的时候,往往就会对自己身边经过的车辆或行人视而不见。在“变化盲视效应”影响之下,甚至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些人也不知道躲闪,很多社会新闻中的惨祸就是这样发生的。  

而比“低头族”更危险的,是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沉迷于手机,即使只有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也有可能造成极为可怕的结果。  

“变化盲视效应”也可以应用在人际关系当中。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考试成绩数一数二,经常和我竞争第一名的是同学A,所以我平日里就很喜欢和他玩,并且观察他、模仿他,甚至在每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就找他对答案,猜测他考了多少分。然而,没想到的是,高考结束之后,同学A考的分数并不如人意,反而是另一位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同学B获得了全班最高分。  

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就是因为同学A过于优秀而忽视了其他同学,把他们全都当成了背景板。试想,如果我是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眼里只有像同学A这样的尖子生,而对同学B这样的“普通学生”放任自流,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黑马出现了。  

企业管理者们同样应该从“变化盲视效应”中获得启示,不能只盯着那些工作能力最强、完成任务最好的员工,也不要只盯着那些最耀眼的项目。能力一般的普通员工和普通项目同样重要,因为只靠几个骨干精英是做不完所有任务的。管理者必须合理配置工作任务,让每个员工协同配合,齐头并进,如此才能在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链接:http://neikuw.com/?id=541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帕金森定律:庸人占据高位时,组织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帕金森定律”来源于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教授的一项长期调查研究。他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说明了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忙碌碌的人20...

框架效应:表达方式不同,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有一位癌症患者到医院咨询手术相关事宜,主治医生告诉他“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这位患者十分害怕,也不敢做手术了。后来,他又到另一家医院去咨询,医生告诉他“手术之后一个月内的存活概率高达90%...

路西法效应:极端环境之下,好人也会变成恶魔

1971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津巴多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12个人扮演警察,另外12个扮演囚犯。实验时每...

沉没成本效应:错误既然无法挽回,就别再为之耿耿于怀

有一位善良的女孩,在网上聊天时遇到一个心仪的男子,两人开始了异地恋。然而,女孩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子其实是个专业骗子,不但骗色而且骗钱。短短数月时间里,女孩就给男子发了3万块钱的红包,支持他去创业。后来...

破窗效应:第一次伤害未被重视,第二次伤害会接踵而至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靠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而另一辆则停在了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两辆车都被摘...

斯德哥尔摩效应:恐惧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选择屈从

2002年,美国犹他州发生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少女绑架案。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14岁女孩独自在家里复习功课的时候,一名凶悍的男性劫匪突然破门而入,将这可怜的女孩带到了一个隐秘的田间露营地。在自己的隐蔽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