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冷眼旁观的实质,是责任太过分散
2011年10月13日,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一名女童被车辆碾压,18名路人先后在7分钟内路过此地,却都视而不见,女童最终在被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民众纷纷指责这18名路人的见死不救。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心痛又难以置信的事件,拷问着每个当事人的良心。但细究原因,这“见死不救”的背后,却并非完全出于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缺失,其中潜藏着十分隐秘的心理学原因——旁观者心态,即责任分散效应。
这一心理学效应是指,就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此项任务,那么该人对于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很强,立刻就可以立即投身工作了。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责任就会平摊到每个人身上,进而削弱这一群体中的个人责任感,让每个个体的潜意识中有了自己可以推卸责任的想法,从而在群体共同面对的工作(或是困难)前退缩。
中国很早就有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若说这个故事只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话,那么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基蒂·珍诺维丝遇害案件”,就是现实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例了。
1964年,纽约皇后大街的一个中产阶层居住区内,年轻女子基蒂·珍诺维丝晚归时遭到了一个持刀歹徒的恶意袭击,她身中多刀后大喊救命。一个邻居在窗口后大声警告那个行凶的男人。行凶男子本来意图逃跑,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于是他再次将基蒂击倒,凶残地继续施暴。女孩继续呼救,最终有人选择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基蒂已受伤过重死亡,袭击者也逃之夭夭。令人发指的是,这一袭击行为整整持续了35分钟。
警察在调查后发现,事发当晚,居住区附近共有38人目睹了这起犯罪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一对夫妇甚至说以为有人报了警,于是坐在窗前目睹了事件的发展。最为离奇的是,虽然有这么多人目击了这次凶案的发生过程,施暴者却一直未被警方抓获。
此事在全美掀起了轩然大波,坊间流传的失实版本说:“尽管受害人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但事实是只有十多人听到呼救声或看到凶案的部分过程,其中只有数人能听到明确的呼救声。并且,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有人在吵架,没有人知道此地正在发生凶杀案。而对于凶手的两次攻击,也分别只有一人发现并报警。而警察也没有在第一次报警时收到报案后立即出动——他们也同样以为这只是一般的吵架事件。
到了2007年,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一篇相关分析文章指出:尽管对于基蒂案的诸多报道皆被媒体夸张或歪曲,其中危言耸听的部分甚多,但其仍被作为经典案例写入心理学教科书,是因为在责任分散效应这一领域中,这桩凶杀案是一个非常鲜明且引人注目的例子。
此案例虽影响广泛但的确存在失实报道等问题,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此进行了新的实验研究,对这一事件中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心理做出了新的解释。
在他们的实验中,有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位假扮癫痫病患者的工作人员,他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只能使用对讲机进行通话。这些参与者被分为一对一和四对一的对比组。两位心理学家要研究的是:在参与者和工作人员的交谈过程中,当“病人”大呼救命时,两组参与者是否会做出不同的举动。
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对比组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人同时与病人进行交流的组内,只有31%的参与者采取了行动。
种种真实事件和相关研究证明,责任分散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情景之中。对于这种责任分散的情况,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面临事件时,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在场,人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发意识——这是只有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与之相反,当身边有同伴时,大家都会下意识认为——别人将会承担相应责任,或是“责任应该是大家共同承担的”。这种想法必定会减轻落到个人头上的责任感和愧疚感。毕竟,万一任务失败或没有完成,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不是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动,那么我不动,人人都在旁观他人的反应,该做的事自然就会一拖再拖了。
想要破除这一魔咒,解决办法是“有针对性”。“小悦悦事件”爆出后,陆陆续续有相关研究者向大众“科普”了一波旁观者效应的知识,并指出,若急需帮助,最好将求助的诉求直接指向某一人,而非泛泛地向周围的人呼救。
其实,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如此,一项任务在交给某个团队去完成时,一定要指定对应负责人,将责任承担制度固定下来。而当需要批评某个团队时,想让管理层的批评真正生效,每次批评就需要针对团队的每个成员,这样才会落实每一份责任。否则,若是整个团队一起接受这样的批评,出于人们的正常心理,责任推诿的现象必然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