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9页
搭便车效应:好的激励不是平均主义
“整个小组只有我一个人拼死拼活做实验,其他人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最后我们的成绩却是一样的,凭什么啊?” “那群蛀虫每天上班摸鱼,我加班熬夜通宵,失眠多梦饮食不规律,终于把项目给搞...
贝尔效应:一个优秀的团体背后,总有一个更优秀的推手
马特是一名职场新人,在一家销售日用品的公司里工作。他工作非常努力,但业绩却不好。他的上司并不看好他,认为马特一定过不了试用期,不给他销售的机会,只等着试用期结束就辞退他,最后马特也确实黯然离开了公司。...
变化盲视效应:生活时刻都在变化,却总有人视而不见
英国魔术师德伦·布朗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为观众展现了叫人目瞪口呆的一幕:演员A在路上随便找一位路人问路。这时,两个搬运木门的人从二人中间插过,演员A在这个过程中换成了演员B。随即,演员B继续问路,但路人居...
改宗效应:宁愿要一个反对者,也不要一百个赞同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时刻。比如,我们发现管理者的某项决策出现了错误,要不要积极向上反映?管理者更喜欢闷头做事儿的人还是“咋咋呼呼”看法一箩筐的人?有些话不吐不快,但是吐露出来就可能得罪人...
德西效应:过度的奖励往往适得其反
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邀请了一些大学生们进行测验,测验的主题是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测试题。 这个实验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所有的测试者都无奖励;在...
卡瑞尔公式: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
威利·卡瑞尔曾经是美国水牛钢铁公司的工程师。一次,他受命去安装瓦斯清洁机,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机器虽然投入使用了,却磕磕碰碰地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卡瑞尔内心饱受折磨——为什么自己...
斯德哥尔摩效应:恐惧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选择屈从
2002年,美国犹他州发生了一件让人疑惑不解的少女绑架案。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14岁女孩独自在家里复习功课的时候,一名凶悍的男性劫匪突然破门而入,将这可怜的女孩带到了一个隐秘的田间露营地。在自己的隐蔽所...
海格力斯效应:越是选择报复,仇恨就会越结越深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英雄,也是众神之王宙斯之子,名叫海格力斯(即希腊神话中的半神英雄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为其在罗马神话中的名字),他力大无穷,勇武过人,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功业就是完成了12项...
破窗效应:第一次伤害未被重视,第二次伤害会接踵而至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靠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而另一辆则停在了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两辆车都被摘...
沉没成本效应:错误既然无法挽回,就别再为之耿耿于怀
有一位善良的女孩,在网上聊天时遇到一个心仪的男子,两人开始了异地恋。然而,女孩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子其实是个专业骗子,不但骗色而且骗钱。短短数月时间里,女孩就给男子发了3万块钱的红包,支持他去创业。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