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效应:好的激励不是平均主义
“整个小组只有我一个人拼死拼活做实验,其他人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最后我们的成绩却是一样的,凭什么啊?”
“那群蛀虫每天上班摸鱼,我加班熬夜通宵,失眠多梦饮食不规律,终于把项目给搞定了,凭什么奖金所有人平分?”
无论是学校内的实验小组,还是职场中的团队任务,都似乎总有这样的“血泪控诉”:某人是团队里唯一认真工作从不“摸鱼”的人,付出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最终却要和团队里的其他人一起分享荣誉。又或者是自己最先写完了报告,结果同事们纷纷想要借过去抄……
每一个经历过这些的人都会愤愤不平:凭什么自己的劳动成果,要分给那些从不付出的人?
这就是团队合作中的平均主义所带来的“搭便车效应”:一个人含辛茹苦干完了所有的活儿,其他人不用费劲就能够分享胜利的果实。所有人都得益于这位最勤奋的人的辛勤付出,但付出的却只有他或她一个。
朋友聚会的时候经常会选择AA制来买单,并且清楚地知道这是最为友好的方式,但在工作中却未必。自然,无论实际如何,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想要当那个“搭便车”的人。我们明明知道人均分摊能使每一份成本降到最低,但事实上,总有人希望可以能者多劳。换言之,就是希望有人愿意做出更大的牺牲,以减轻其他人的压力,而最终分得的报酬却不变。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也正源于此:它源自团队里的平均主义,将个人的责任转化为集体的责任,将个人的产出转化为集体的产出,只看集体的成果而不看各人的成绩。在责任指向不明确的情况,惰性和消极心理随之而生,其导致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拖延或草草完结、敷衍了事。即便有“劳模”出现,但那人也不会总愿意委屈自己,而是更想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奖励。
从更深的社会和心理层面来看,搭便车效应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成因,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然而,人是趋利避害的社会动物,即便当今社会一直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整体性”而忽视小组中的个人价值,就很可能会使其中成员都希望由同伴来承担付出的风险,自己则不劳而获。
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会让更多成员失去为团体利益而奋斗的动力,削弱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和积极性,使得最终的成果或成绩大打折扣。
这并非一个成熟团队的应有做法,或者说,我们所能看到的每一个成功的团队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当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今中外都给出了许多办法。中国古时就有这种落实责任到每一个人头上的制度:砌墙的砖块上必须刻有监工和工匠的名字,若是出问题了便可立刻追究到个人。
又比如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乔布斯被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开除,之后又“王者归来”,带着苹果公司重返巅峰,这虽然经常被用来担任励志文章的素材,但也正说明了这种制度对“搭便车效应”的抑制——只要公投表决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你不行,那么即便是董事长也得走人。
这是国外公司的标配制度,但这毕竟有着大量利益关系的牵扯,所以制度上更加慎重是正常的。那么,如果没有如此巨大的利益呢?如果只是比较小的事件,或者只是一次作业呢?也有办法,就是缩减团体的规模。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就会让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做出的贡献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换言之,则是每一份责任都相对较重。那么,鉴于更加有效的监督和更明确的责任与成果划分,会减少这种平均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付出更多成果更好的人自然更突出,成绩不如人意的成员也无所遁形,让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
消除“搭便车效应”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如果每一个成员都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投入热情去干活,“搭便车效应”自然不复存在。而要调动起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需要明确分工与合作范围,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氛围,以及——最重要的——确立清晰的奖惩制度。毕竟将心比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无怨无悔“替他人做嫁衣裳”,不是吗?